前沿进展 | 极端强激光产生的大电量、高密度极化正负电子束
“前沿进展”栏目,旨在介绍科研人员在光学领域发表的具有重要学术、应用价值的论文,促进研究成果的传播。部分论文将推荐参与“中国光学十大进展”评选。
01 导读
02 研究背景
自旋极化的正电子在高能物理,材料物理和实验室天体物理等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目前,传统极化正电子源是基于Bethe-Heitler机制通过圆偏振伽马光或纵向极化电子轰击高Z固体靶实现的,但是单发的正电子产额只有飞库量级(10-15库仑),难以满足未来正负电子对撞机所需的纳库(10-9库仑)以及极化正负电子等离子体物理研究中的要求。如何获得大电量、高密度的极化正电子束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03 研究亮点
该团队利用开发的QED-PIC程序对百拍瓦量级的激光和固体靶作用进行了研究,其中采用了常规的线偏振激光脉冲以及靶前表面有激光预脉冲产生的预等离子体。模拟结果表明,一旦激光强度超过1024W/cm2,正负电子就会出现明显的极化,其极化率可以达到30%;并且此极化依赖于偏转角和能量,因此可以通过选择角度和能量获得60%的极化率(如图1所示)。
图1 (a) 激光固体靶相互作用产生极化正电子的方案:一束线偏振激光入射到一个在靶前具有微米密度标长的固体靶上。激光作用结束后,(b) 正电子数密度和 (c) 极化率关于横向偏转角和正电子能量的二维分布,以及关于横向偏转角的一维分布
激光场在高密度等离子体趋肤层附近被强烈地吸收和反射,但是正负电子可以自由地穿过此趋肤层,这导致它们在趋肤层附近经历了高度不对称的亚周期激光场,从而获得了具有角度依赖的自旋极化。产生的高密度的极化正负电子束可以用于研究极化正负电子等离子体物理,也可以经过后续加速后应用于未来正负电子对撞机中。
04 总结与展望
该研究工作表明在未来的百拍瓦激光与固体相互作用实验中,一旦激光强度超过1024 W/cm2时就很容易在等离子体趋肤层附近产生大量的极化正负电子。只要激光不能穿透高密度固体靶,此趋肤层就会形成,正负电子的极化机制就会起作用。
一方面,可以利用此极化机制高效地产生极化电子/正电子源,另一方面,在以离子加速、辐射源产生等其它应用为目的的固体靶实验中,此极化机制也很难避免。因此,在百拍瓦激光与高密度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研究中强场QED理论的电子/正电子自旋和光子偏振效应需要认真考虑。论文第一作者为博士生宋怀航,共同通讯作者为王伟民教授和李玉同教授。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A04048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11775302,11827807)、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25050300,XDA25010300)的支持。
论文链接:
3. 前沿进展 | 高效、高重频极紫外超快相干光源
4. 前沿进展 | 激光等离子体超强核激发器的实现
5. 前沿进展 | 面向显示应用的偏振发光OLED新方案
编辑 | 方紫璇
END
邀请主编、作者、编辑以及您来评论
商务合作请联系季先生 18018304797(微信手机同号)
扫描
微信矩阵
了解更多精彩
中国激光杂志社
爱光学
光电汇